前言
在《NBA 2K23》通常版封面上,太陽隊當家球星德文·布克左腳在前,做出一個胯下運球的動作,突顯出腳踩那雙紫色科比第四代籃球鞋上面“Be Legendary(成為傳奇)”的字樣,這是科比生前送給布克的寄語。
后來布克把這句話寫在自己穿著的很多雙球鞋上,當然也就包括封面玩家每次進入游戲時看到的這雙KB4。
* 更多游戲評測 丨→ 點擊前往>> 17173鮮游評測站 <<
對于《NBA 2K》這個當代籃球游戲幾乎唯一的“傳奇”來說,玩家們“還能咋地,接著買唄”的態度,已經與游戲的年貨屬性一起,形成了每年新作推出時玩家心中飄過的固定彈幕。
為了不“辜負”各位的預期,和過去兩年一樣,《NBA 2K23》依然存在本世代與上世代的產品“等級”區分,考慮到我國相當一部分玩家常駐的PC版被劃入了上世代陣營,于是本世代版本,即完美形態《NBA 2K23》多少帶有一點“PS5專屬”的味道。
接下來的評測,我們編輯也將以PS5的滿血版本為準,去看看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第三順位新秀,身披23號球衣的邁克爾·喬丹,在成功飛躍芝加哥聯合中心球館上空,與科比切磋球技之后,如何在MT模式里成為了布克最值得信賴的隊友。
《NBA 2K23》評測信息一覽
優點
+ 細節操作和整體戰術運作依然可以滿足專注于籃球本身的玩家
+ 球員名單里增加了吉諾比利等經典元老
+ 每個賽季的主題活動與特色獎勵
+ 展現了各個時代的視覺風格與球場穿搭
缺點
- 身體接觸時的手柄震動反饋非常單一
- 籃球之城存在明顯的幀數卡頓,部分設施徒有其表
- 畫面引擎依然我行我素,不思進取
科比簽名的真跡,《NBA 2K23》也收錄了同款球鞋,供普天之下的曼巴門徒收藏朝貢
游戲原名:《NBA 2K23》
制作發行:Visual Concepts / 2K
游戲類型:體育競技
對應平臺:PC / PS5 / PS4 / XSX / Xbox One / NS
17173評分:7.5 / 10
實戰感受:持球進攻一氣呵成,出手投籃太快不行
體育游戲中的模擬真實,一方面是指底層物理引擎,玩法規則會盡量貼近真實,諸如身體碰撞后的重心調整,皮球出手后的飛行軌跡,2米多高200多斤的肌肉男半場持球加速跑的動作協調性等等;另一方面,是隨著玩家口味提高,尤其為了滿足球迷玩家“與時俱進”的要求,光是更新球隊名單已經遠遠不夠了,游戲還必須能對所模擬運動的整體發展規律做出準確及時的回應。
具體到《NBA 2K》,就是NBA現實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球隊和個人,會一定程度上成為接下來游戲中有意補強的方向,于是我們在《NBA 2K23》里體驗到的,是更快速的整體攻防節奏(哪怕你是用經典活塞對現役灰熊,比賽節奏也會是由后者來引領),對身體接觸做出的及時反饋,和個人能力突出的超級球星站出來終結比賽的能力。
第一個限時卡包就主打庫里,人氣算是成功烘托起來了
《NBA 2K23》里球員的絕對持球移動速度并不快,但是由于持球人更容易在簡單的變向動作后擠過對位防守者,因此給人的感覺就是突破過人反而變得比前幾作更加容易,甚至無需在腳步上完全勝出,只憑借對抗時獲得的半個身位優勢,也能順利完成攻框。
比如東契奇太極一樣的節奏變化;頂著人硬上的字母哥;“腰王”莫蘭特等擁有過人能力的球星們,都能讓玩家在上手時先暫時跳過復雜的腳步練習,比較容易搓出豐富實用的終結動作,將持球轉化為了等分。要不是歐文因為啥玩意兒都信導致荒廢了大半個賽季,憑他神鬼莫測的運控能力和萬花筒般的上籃技術,首發階段當個版本之子什么的豈不是輕輕松松。
就算是科學也奈何不了的歐樹人老師
和繞指柔般的突破相比,本應追求絲滑的投籃,卻在《2K23》里給玩家設置了需要重新適應的門檻。
投籃條與最佳出手點之間如何操作拿捏,玩家們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但問題出在最微妙的手感上,即本作球員投籃動作與投籃條上漲都比以前顯得緩慢。
直觀的感覺就是出手變慢,即便是用三分球改變了籃球運動發展軌跡的庫里,在空位投籃時,玩家也必須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仿佛被施加了緩慢魔法的投籃條上,尤其是遇到明明很好的空位投籃機會,想要立刻出手的第一反應,會與球員實際的出手速度產生相互矛盾,包括一些籃下出手,也會判定提示投籃條,讓防守方封蓋幾率大增。
現實比賽里通過戰術獲得機會投射三分球,正在占據越來越高的球隊得分比重,游戲中看似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我們認為是游戲首發期間不愿意讓玩家過早陷入到對某種簡單高效得分手段的路徑依賴。
尤其是占據了核心資源的兩大模式MT和MC,都要在賽季制的運營過程中,讓系統與玩家游玩習慣進行磨合,到時候隨著玩家熟練度提高,球員能力增強,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投籃手感。
MT模式:合同取消限制,收集任重道遠
這兩年隨著NBA球星卡逐漸被球迷群體所熟知,此前對球星卡相關產業并不算太了解的《NBA 2K》MT模式的玩家們,終于對該模式令人愛恨交加的“經濟”運作模式恍然大悟——原來打根兒上是從這來的啊。
看到游戲里要像現實一樣給卡片評級,我們是非常不能理解的
MT模式可以簡單概括為“收集,育成,對戰,交易”,和《精靈寶可夢》的八字真言只有一字之差。
玩家先從卡包里抽出一副出場陣容,通過完成各種單人和多人任務,以5V5或者3V3的比賽形式,一邊提升特定球員能力,一邊積累起更多資源點數。
游戲里的拍賣行
和現實的球隊交易類似,玩家手里的資源點數和球員可以拿到拍賣行里進行交易。抽包-比賽-將隊內部分球員上架交易-從市場購買自己需要的新球員-逐漸增加收集數量-增強球隊實力以應對更高難度的任務-獲得更多更好資源獎勵,這就是MT模式基本的玩法流程。
對于很多玩家來說,抽包開卡,投資購入限時卡池的卡牌,在拍賣行蹲點“撿漏兒”的“玩卡”樂趣,甚至不亞于在場上打球,《NBA 2K23》自然也是針對這種用戶需求,做出了細節更加豐富的設計。
除了聯盟招牌,《NBA 2K23》重新擁有了吉諾比利的版權
曾效力熱火隊的90年代名宿蒂姆·哈達威,也將在本作里首次出現
以往MT模式里,每名球員抽到后都有使用場次的限制,比如剛從卡包里抽出來的詹姆斯,使用五場比賽后就會失去出場資格,必須用合同卡續約,而鉆石等級的無限合同卡,更是拍賣行里價格居高不下的“理財商品”。
《NBA 2K23》首次取消了對于球員的出場限制(只保留一小部分“限量使用”的特殊球員卡),這就意味著玩家再也不用為了三五場的續約合同調整陣容。
尤其是需要頻繁挑戰的快節奏3V3比賽時,以前無論輸贏,短短一個小時就能消耗掉不少合同卡(玩家甚至會為此專門準備一套鉆石合同的陣容),用光了就只能花費資源點數續約,如今只要是自己喜歡的球員,都可以放開手腳盡情使用了。
圖里的AJ23和AJ17都是我們球場實戰時的常駐鞋款
而麥3和貝殼頭都是曾在我國青少年群體里流行過的潮流爆款
部分玩家們根據多年經驗,會在首發過后以折扣價格購入《NBA 2K》,這當然是合理的消費判斷,但2K同時也有必要給第一時間入手的玩家提供“先下手為強”的甜頭,那就是從上一作引入的賽季形式。
目前首發第一賽季,選擇了對應本作主題的公牛王朝,玩家完成活動任務提升賽季等級后,將會依次解鎖科爾,庫科奇,直至皮蓬等多位喬丹同事,雖然我們都知道隨著游戲不斷更新,后面推出的球員肯定越來越強,但限時任務獎勵,還會和后期的全收集獎勵掛鉤,算是形成了一種讓首發玩家“不虧”的間接保護機制。
具體的賽季任務方面,除了爭霸賽,挑戰賽等定番,MT模式新增了名為“關鍵時刻”的玩法。該玩法比賽時間為五分鐘,確定五人首發陣容后不可再中途換人,打全場,進攻時間為14秒,有四分球機制,以上規則讓比賽節奏飛快,最多跑一個戰術就要出手,夸張的四分球比現實更早來到。
多種玩法三五分鐘到半個小時不等的比賽時長,讓玩家能夠相對自由安排游戲時間,但想要獲得盡可能多的任務獎勵,“肝”依然是玩家必須面對的宿命。
MT模式的收集內容如今變得越來越多,每個收集子類,都設置了讓人不拿就心里怪癢癢的全收集獎勵,加上徽章升級,球鞋訂制,RPG里面角色與裝備強化要素,令玩家,尤其是休閑玩家的“工作量”有增無減。
往好的方面講,是不氪金你也能慢慢體驗游戲內容,往負面看,就是服務型游戲“獨占”玩家游戲時間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強,當想要跟上進度又沒有太多空閑,充錢開卡包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評測著,就忍不住充錢開包了,這該死的誘惑
籃球之城:論裝備黨的實戰水平
作為MT模式之外另一項玩家們會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內容,《NBA 2K23》的MC模式除了繼續沿用以往進場捏臉建模-選秀進入NBA-過場動畫請一些NPC來給自己加戲-打比賽升級的流程,正規NBA賽事以外的部分又得到了進一步強化,名為“籃球之城”的開放世界場場景像一個洋溢著籃球文化的主題公園,為每一名打球人提供打球,交友,練級,換裝的一條龍服務。
《NBA 2K23》的籃球之城比起前作變得更加緊湊,盡量免去了玩家從一個場地去到另一個場地的趕路時間,并且提供了滑板,小輪車等代步工具。為了彰顯主題公園氛圍,籃球之城里設置了包含叢林,城堡等獨特視覺要素的球場,喬丹、科比則擁有專屬的冠名場地,甚至就連后樓空地的籃筐下,也有玩家等著你前來挑戰,“過來一塊打會兒啊哥們兒,我們這少一個人。”
真羨慕這樣的球場環境
如果說MC模式里打職業聯賽的部分是圓了玩家們一個“長大后打NBA”的夢,樂趣來自于和詹姆斯做隊友,讓他在關鍵時刻把球傳給我,那么“籃球之城”則是籃球愛好者日常的基礎上,放大了NBA作為一個商業聯盟,積極探索消費主義的那一面。
海量的球鞋,球衣,潮流服飾伴隨著角色成長的整個過程。PS5版的MC模式從技術層面過濾掉了PC端的“基因變異男孩”(指那些通過修改實現的奇行種式建模),各個位置的屬性在不怎么講究戰術配合的野球局被淡化,決定玩家強弱的,還是數值,操作,網速,以及穿搭上的審美力。
野球場可沒有等級匹配概念,孰強孰弱拿球說話
近年來玩家詬病《NBA 2K》是“換皮”游戲的根源,在于長時間使用一個畫面引擎造成技術停滯不前。
而MC的籃球之城雖然裝修和攤位“招租”工作都做得非常到位,但就像是野球場里球技感人的裝備黨,拿籃球游戲的引擎,還是一個放在今天已經開始跟不上時代的引擎,非要去做一個自以為舞臺華麗,充滿人間煙火氣的開放世界,其結果就是場景建模粗糙,走路拐個彎掉幀,踩滑板能被路燈無故卡住,等等籃球之外的負面體驗,匯聚成“做不好就別做”的無奈。
捏人,打球,升級,買鞋,玩家有這些就夠了,大型開放世界里抽煙喝酒燙頭的事情,還是留給R星去做吧。
結語
如今的《NBA 2K》,其內容量已經堆疊加固到了幾乎是不可撼動的程度。
MT與MC模式這兩兄弟依靠成熟穩健的運營方式,把添加購置來的球隊球員授權,和商業合作的潮流籃球單品,轉化為玩家可直觀體驗的游玩內容,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每當MT模式更新姚明,麥迪,科比,易建聯等在有著很高人氣的球星時,我國玩家的活躍度都會有明顯提升。
這個被很多玩家視為“換皮”的游戲,某種程度上就像是NBA所產出的周邊產生,你眼里的“熱愛”,在人家眼里更多就是門“生意”。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