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遊戲測評 >

《分享同樂!瓦里奧制造》鮮游評測8.0分:延續

2021-10-18 09:18 瀏覽:

前言

氣質油膩,身材肥胖,舉止粗俗,服裝老土,鼻孔大到可供飛機起降的同時,又對大排量機車,大喊大叫和金錢情有獨鐘,最初在《馬力歐》系列游戲中以丑角形象登場的瓦力歐,只客串了一次反派,就獲得了屬于自己的橫版闖關游戲系列“瓦力歐大陸”。

 

然而瓦力歐的職業生涯卻從此充滿了戲劇性,原本順利迭代的正統作品,到了2003卻突然畫風大變——即便以瓦力歐的無厘頭標準來衡量,好端端的橫版闖關,一下子卻被粉碎進“小游戲合集”里,都是一件比工作崗位下調,主演客串龍套還要丟人現眼的事情。

橫版闖關時代的瓦力歐

當年要說服零花錢有限,在《惡魔城》《黃金太陽》和《馬力歐賽車》之間絞盡腦汁才能做出最終決定的玩家,去購買《瓦里奧制造》這樣一款有且只有迷你游戲的卡帶,即便是《電軟》那種以“野蠻安利”著稱的游戲雜志,也不會去輕易嘗試。

回到眼前,本月“瓦力歐制造”系列的最新作《分享同樂:瓦里奧制造》(下文簡稱《分享同樂》)登陸到NS主機,國行版也是第一時間同步發售。

本就趣味十足的玩法,加上此次主打的多人游玩,正好對應了我國部分NS用戶的(家庭)應用場景。下面就讓我們結合“瓦力歐制造”的相關科普,看看這款新作是否能夠同時滿足老玩家與新用戶的需求。

* 更多游戲評測 → 點擊前往>> 17173鮮游評測站 <<

30秒帶你看《分享同樂!瓦里奧制造》

優點:

+獨特的迷你游戲大型全家桶體驗

+全程搞笑畫風讓人倍感輕松愉快

+瓦力歐個性豐富的伙伴們得到了充分施展空間

+給那些有多人游玩需求的NS玩家提供了新的選項

缺點:

-相比系列經典作品,在創意方面略有不足

-角色在玩法上缺少獨特性,且部分拖累了關卡設計的展開

制作發行:任天堂

游戲類型:迷你游戲

對應平臺:NS

系統提示:這里是《瓦里奧制造》!

所以無論你接下來看到什么奇怪的東西,都不要感到奇怪

我靠這游戲太怪了,再玩一個——迷你游戲超值全家桶

對于那些吐槽NS主機上有著過多4399游戲的批評者來說,《分享同樂》或許不是一個很好的集火目標,因為《瓦力歐制造》系列固然標榜自己“最短、最速”,但在這之前,還有“最多”二字體現出足夠的數量優勢。

打個比方,抖音上的一些短視頻單獨拿出來播放就像是腦殘自嗨,但當算法將無數類似內容對到用戶面前,且只需上劃屏幕就可以無限接收的之后,便會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成癮。

《阿甘正傳》那句十足雞湯的“生活就像巧克力”(“你不知道接下來會是什么口味”,擺脫,就算不知道什么口味,難道巧克力還能吃出炒肝的味道嗎),放在短視頻平臺和《瓦里奧制造》這樣的游戲中,也同樣適用。

《分享同樂》由上百款體量極小的迷你游戲組成,玩家從認識游戲規則,到關卡結束,一般不會超過5秒鐘,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老師,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量子通關嗎?”

隨機出現的迷你游戲,構成了《瓦里奧制造》的主線流程

非也,我們雖然無法得知《瓦里奧制造》初代是怎么想到要把一個動作游戲諧星,變成迷你游戲的明星,但通過實際玩法來看,就像是把游戲里的各種操作方式做原子化處理,用一步操作完成目標。

表現形式則是按照瓦力歐的人設,朝著屎尿屁方向一路狂奔,經典的全角度插鼻孔,美少女流鼻涕,給猛男拔腋毛等等,像素、印象派、波普、蒸汽波,凡是你能想到的后現代藝術風格,都被游戲拿來當成“真TM怪”的背景板,吸引玩家在質疑“什么玩意兒”,忍不住要“再玩一個”。

《瓦里奧制造》的最大反派——鼻孔,其手下則是鼻毛,鼻屎和鼻涕

因此,以系列經典的呈現方式而言,《分享同樂》的確達到了一款正統新作的標準。

而且玩過該系列的玩家都知道,此前在3DS和WiiU上的兩部《瓦力歐制造》作品,在實際內容上更加偏向唱片行業的“精選集”概念。

就是去過往作品幾百個迷你游戲當中,選擇一部分出來,有的替換下背景圖案,有的針對兩部主機做一些新的硬件適配,更多的干脆就是照搬,饒是《瓦里奧制造》素材充足,這么連著“致敬自己”,多少還是讓玩家有些意興闌珊提不起太大勁頭。

《分享同樂》做的比較好的一點就在于更新了相當一部分游戲品種,規則雖然還是跳不出推拉搖移甩,剪刀石頭布,你到砍死你,我上我也行的基本套路,但至少玩起來多了一些新意,尤其在本作強調“分享”的大背景下,玩家有了更多自由發揮,給自己“加戲”的空間,而瓦力歐此前那些活躍在背景故事里的小伙伴們,這次也走上臺前,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怪咖之間總是相互吸引的——響應多人游戲號召,小伙伴們集體出道

在當初亮相時,NS就非常強調自身多人同樂的屬性,這樣做好的一面是《路易吉鬼屋3》充滿樂趣的雙人解迷;而“有雙人模式要上,,沒有雙人模式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反面例子,就是《馬力歐 奧德賽》那2P實際體驗極差,但也依然要保證其“參賽權”的人帽分離(《馬力歐銀河》也曾有過類似的設定)。

《分享同樂》既然標題已經明示了多人游戲,內容就勢必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調整的結果首先體現在玩法上,以往單人獨立完成的迷你游戲馬拉松,在規則甚至具體玩法幾乎不變情況下,曾經“秒過”的關卡有時會因為兩個人行動不統一而失敗。

失敗尚無所謂(3秒一個游戲,幾乎不存在失敗懲罰的情況下,不存在任何“友盡”的風險),關鍵是大部分游戲并沒有為多人游戲做出有針對性的設計——雙人合作的默契度和配合度往往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與對規則的理解(可以《雙人成行》或者《路易吉鬼屋3》),但《瓦里奧制造》天然的超快刷關節奏,很難讓玩家感覺到雙人合作的樂趣。

倒是在專門的多人對抗模式下,類似馬拉松對決的玩法(玩家分屏狀態下持續挑戰迷你游戲,看誰能堅持到最后)顯得更加有趣。

比起合作,雙人對決玩起來感覺要更有意思

貫穿全程的多人游戲,給瓦力歐的小伙伴提供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發揮空間。

別看《瓦里奧制造》一副瞎胡鬧的樣子,其實也有著完整的背景設定,在瓦力歐居住的鉆石城里,有著各式各樣可愛逗趣的角色,像是家境殷實的美少女;狂熱的任天堂游戲粉絲;長著一張大叔臉的小學生;公元前一年出生,如今流落地球的高智商外星人等等,整體給人的感覺就像《阿拉蕾》里面的企鵝村村民,特別擅長有事兒沒事兒給自己找點樂子。

每個角色登場時,都有相應的人物介紹和故事背景

《分享同樂》將這些以往過場和背景里的角色釋放出來,每一個都允許玩家直接操作,彼此之間的操作特性與技能也各不相同,有些角色明顯的機動性優勢,會讓一些關卡變得毫無難度,這不是最大的“問題”(畢竟沒人會到《瓦里奧制造》里尋找“魂like”感)。

問題是一旦逆向思考,玩家會發現當關卡固定,而角色能力各異的話,造成以創意豐富著稱的《瓦里奧制造》,在每一個個體游戲設計上為了實現全角色匹配,就不得不放棄很多原本或許更加奇葩的玩法,尤其對于《瓦里奧制造》系列的老玩家來說,新作的確“味兒不夠沖”。

系列經典的致敬任天堂環節

適宜推廣,但少了一股子“邪氣”——關于《分享同樂》不是缺點的缺點

我不確定有多少玩家(尤其考慮到NS上為數不少的女性玩家)對于在游戲中挖鼻孔這件事感興趣,丑態——不是如今具有網感的“丑萌”,而是真正意義上把外表美好的東西進行扭曲后并以此為樂,是“瓦力歐制造”曾經引以為傲的精神氣質。

以最具標志性的“美少女流鼻涕”為例,這個創意來自于當年初代《瓦里奧制造》的一位開發者去參加朋友的送行酒會,會上酒過三巡,那位朋友有感于昔日友誼與未知前途,于是感慨著發表長篇大論,這個過程中他的鼻涕就倔強地懸掛在鼻孔下端,呼之欲出,閃閃發光,最終成為了游戲開發者的創作素材。

聊《瓦里奧制造》絕對少不了這個名場面

除了靈感來源的百無禁忌,《瓦里奧制造》過往作品還與主機特性息息相關,別看《分享同樂》主打多人游戲,其實早在GBA時代,就有了兩名玩家分別手持主機左右兩端,然后用L、R鍵競爭角力的創意。

后來諸如震動功能的特制卡帶;NDS下屏麥克風模擬吹氣效果;Wii高匹配度的體感等等,共同造就出每一作《瓦里奧制造》的關鍵標簽。

SB.jpg

《分享同樂》主打多人游戲這一想法對應了目前的市場需求(“老板,有什么推薦的NS雙人游戲嗎?”是我在店里經常聽到的咨詢問題,排在它前面的只剩下“多少錢?”和“能不能再便宜點?”),為此讓瓦力歐在“邪道”層面適當做一些收斂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結語

對于《瓦里奧制造》的老玩家來說,《分享同樂》是一次還算愉快的見面,有多人游戲需求的朋友,也可以將本作當成朋友聚會,或者開展家庭娛樂活動的理想選項。只不過略顯收窄的創意,讓本作耐玩度上有所欠缺,未來如果任天堂還要瓦力歐繼續貢獻輸出的話,也許是時候考慮一下《瓦里奧大陸》何時回歸了。

17.jpg

畫面中似乎混進了奇怪的東西?